泾源县纪委
首页 > 要闻 正文

要闻

评论|以案为鉴知敬畏 防微杜渐守底线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杂志第7期 发布时间: 2025-04-10 12:21:59

  “世路无如贪欲险,几人到此误平生。”自治区党委把每年3月23日确定为“廉洁从政警示日”,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勤掸“思想尘”、多思“贪欲害”、常破“心中贼”,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,知敬畏、守底线。

  勤掸“思想尘”,筑牢拒腐防变的“堤坝”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一旦思想蒙尘,行为就容易偏离正轨。从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看,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滑入腐败的深渊,根源就在于思想防线的崩塌。他们被金钱、权力、享乐等错误观念侵蚀,逐渐忘却了初心和使命,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,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前程,更是损害了党的形象,辜负了人民的信任。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,坚定理想信念,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把好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这个“总开关”,从思想上正本清源、固本培元,不断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做到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”。

  多思“贪欲害”,扎紧防微杜渐的“篱笆”。“贪如火,不遏则燎原;欲如水,不遏则滔天。”祸患常积于忽微,凡事都是“微”与“著”相生、“大”与“小”相成。纵观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,往往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、生活情趣不健康,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放松警惕、被打开缺口,从而在“温水煮青蛙”的麻痹中迷失自我,在推杯换盏的往来中突破底线,最终在小恩小惠中掉入“围猎”陷阱。党员干部要对“小意思”“小恩惠”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,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,从一点一滴严起,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,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,高度警惕一顿饭、一张卡、一瓶酒背后潜藏的危害,做到“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”。

  常破“心中贼”,夯实廉洁自律的“根基”。破“山中贼”易,破“心中贼”难。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外界的诱惑,而是内心不断滋生的贪念和私欲。“心中贼”会让人在“月黑风高无人知”的自欺中乱了心智,在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”的谎言中迷失方向,在“富贵险中求”的侥幸中铤而走险,在“法不责众”的心理中恣意妄为。欲防“心中贼”,须常念“紧箍咒”。要时刻用党的纪律和规矩来“照镜子、正衣冠”,主动打扫心灵上的灰尘,清除思想上的杂念,矫正行动上的偏差。要明白什么能做、什么不能做,明白违反纪律有什么危害、会受到什么惩罚,从而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,内化为言行准则,做到敬畏存胸臆、端行立矩间。

  廉政警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不会一蹴而就,更不可能一劳永逸,必须持续发力,久久为功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警示教育作为自我提升的重要契机,时刻保持对腐败的警惕,以坚定的信念、过硬的作风,守护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,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力量,推动宁夏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。(周红奉)

>>><<<